本文转自:乌兰察布日报
●家长陪小朋友在霸王河生态公园玩彩虹滑梯实习记者 刘诏烨 摄
本报讯(记者 徐楠 实习记者 刘诏烨)七月,暑假如期而至,乌兰察布市的孩子们正以多样方式解锁假期,在游戏、实践、阅读与社区活动中书写着属于这个夏天的成长故事。
霸王河生态公园的游乐区里,灵动的身影随处可见。二年级学生陈泽浩从彩虹滑梯上飞速滑下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;伙伴们在蹦床区跳跃比拼,蹦蹦跳跳的模样定格成夏日最鲜活的画面。“每天写完作业就和同学来这儿玩,比在家看电视有意思多啦!”陈泽浩笑着说。体育馆内,球拍挥动的破空声与喝彩声交织,孩子们在运动中挥洒汗水,强健体魄。另一边,博物馆和科技馆的“小小讲解员”体验活动正热闹进行,孩子们身着志愿服,认真为参观者讲解展品知识,稚嫩的声音里透着专注。
除了游戏与运动,不少孩子选择在暑假参与社会实践,收获别样成长。在万达商场周边,李浩宇跟着母亲王艳骑电动车送外卖,汗水浸湿后背却干劲十足。“孩子想体验生活,感受赚钱的辛苦,每天跑四五小时,既懂事了,又学会了和人打交道,比在家打游戏有意义。”王艳说。李浩宇也点头:“现在理解爸妈的不容易,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,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成长。”图书馆的静谧角落,孩子们或伏案写作业,或捧着课外书沉浸其中。小升初学生赵欣怡翻着《中国上下五千年》,笔记本上记满摘录:“暑假没作业,正好多补补课外知识。”
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乌兰察布市各社区也纷纷行动。集宁区桥西街道北财政街社区的“七彩假期”公益辅导班里,由大学生和在职教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,根据孩子们的年级、学科需求制定辅导计划,耐心讲解难题。“以前数学题不会就干着急,现在有大哥哥大姐姐教,思路一下子清晰了!”正在写作业的王荣小朋友说。社区还开设布贴画、漆扇等非遗课程,孩子们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,在裁剪、粘贴、上色中感受非遗魅力,指尖流转间,传统文化悄然浸润心田。
从释放天性的游戏到锤炼意志的实践,从强健体魄的运动到充盈精神的阅读,再到趣味十足的社区活动,乌兰察布的孩子们正用多样的方式度过这个夏天。正如家长刘宇康所说:“假期就该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快乐,感受成长的意义,这样的夏天才更值得回忆。”
[手机扫一扫]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