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物业费是便宜,但小区公共设施坏了没人修,楼道脏乱没人管。现在每个月虽然多交了几十块,可服务真不一样了!”家住万里街道交暨路65弄小区的李阿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近日,困扰小区居民的物业治理难题终于尘埃落定,交暨路65弄小区顺利完成物业费调整,住宅物业费从每月每平方米0.8元调整至1.05元,实现了从“低价低质”到“质价相符”的跨越。
直面难点,主动领题
交暨路65弄小区是建于1997年的老旧商品房小区。近30年来,人工成本翻了几番,环境脏乱、管道老化等问题频发,但物业费始终停留在最初的价格。作为仅有316户居民的微型社区,物业治理陷入“小区小-物业费低-服务差-群众不满意”的恶性循环。
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,提升物业服务水平,优化社区人居环境,居民区党总支直面治理难题,以“四百”大走访为契机,不仅要叩开居民家门,更要打开居民心门。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,用脚步丈量社区,一边倾听居民对环境卫生、安全防范、维修响应等具体问题的反馈,一边将心比心地做好“物业质价双提升”的工作宣传和耐心劝导。
针对居民群众的期待与质疑,居民区党总支不回避矛盾,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。通过组织召开党员会议、楼组长会议、业主代表会议,将物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一一打开,在引导物业管理进入有序正循环的同时,用暖心的工作换取居民的认可,推动居民群众凝聚“物业质价双提升”的治理共识。
三位一体,精准破题
物业费调价的推进过程中,居民对“质”的提升有期盼,但对“价”的提高也有顾虑:钱涨了,服务真能跟上吗?
信息会公开透明吗?我们的意见能被重视吗?
“社区治理的问题关键不是物业费涨不涨,而是如何让业主理解、参与、满意并支持,要以这次物业费调整为契机,来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。”居民区党总支李旭东表示。为更好地回应需求、进一步做好居民群众答疑解惑工作,居民区党总支构建起“党组织引领、业委会监督、物业执行”的“三位一体”协作机制,不仅把物业质价双提升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,还要让基层治理真正地转起来、活起来。
居民区党总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搭建沟通平台,明确要求物业公司制定“服务清单公示制度”,将保洁频次、维修时限、绿化标准等逐一列明,接受居民监督;业委会主动履行监督职责,牵头开展物业满意度调研,广泛收集居民诉求,细化服务内容,推动物业优化保洁、保安、保绿、保修等基础服务;物业公司承诺以“质价相符”为原则,将拟调整的物业费与服务质量提升直接挂钩,并同步公开收支明细,切实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。
小区非机动车库墙面修好了,社区里的大件垃圾及时清理了,楼道的扶手擦得干净了,社区环境的转变,居民看在眼里,也分享在楼组群里,老党员带头表态:“我在这里住了20年,要想小区好,该涨的费用得支持!”
民意征询,善治解题
物业费调价的方案制定、信息公示、意见征询,每一步都要尊重居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为确保物业调价的合理性、合法性,居民区党总支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、推动工作。针对出租房业主信息难传达的问题,居委会、物业、业委会协同联动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途径进行点对点沟通,确保每一位产权人都清楚了解调价幅度与服务提升内容。对于老年人居多的楼栋,居委干部与负责意见收集的工作人员一同上门,耐心讲解调价细节,让民主决策真正覆盖到“沉默的少数”。
历经细致扎实的民意征询与多轮方案优化,交暨路65弄小区最终顺利完成物业费调整。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服务质量的跃升:楼道更干净了、报修响应更迅速了、绿化更整齐了、停车更规范了……居民们用认可投出了赞成票,也用“满意”共同书写社区治理的新篇章。
物业服务质价双提升,不是冰冷的价格调整,而是充满暖意的治理升级。它凝聚着居民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、业委会桥梁纽带的细心、物业公司专业服务的匠心,更离不开每一位居民参与共建的热情。万里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,探索更具活力、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路径,切实推动小区物业治理“良性循环”,让社区更加整洁、安全、温馨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